
近日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《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的认识和警示》(以下简称《警示》),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行为。但记者走访中发现,部分小区电动自行车收费标准仍不区分,标识也不明确。一些企业存在收款容易、退款难的问题,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。付款方式有多种,但具体细节未知。 “我不知道电费是多少,也不知道服务费是多少。反正你在每个收银机上都会看到这些。”一大早,广渠家园的居民小张就从车库里开出了充满电的电动车。记者用手机扫码时发现,小张充电的充电桩是按照规定充电的。e 电源。没有显示电费单或服务费。这只是一个参考时间。例如功率为500W至600W,1元可充电60分钟左右。用户可以选择充电多少或充满后关闭。记者致电客服人员,客服人员告诉他,客户在刚加入社区时就已经协商确定了计费方式。服务费已包含在内,不单独收取。在西街15号车站,记者还看到车库里有一排充电器。根据充电标准,1元可从0W充电至229W(含两端)240分钟。 229W到310W(含两端),1元可充电180分钟。 310W~450W(含两端),1元可充150分钟。 450W到600W(含两端),1元可充电120分钟。 “充电方式是由购买设备的零售商设置的。有些充电方式是无线充电。”客服表示,客服无法提供具体的电费和水电费,直接打包账单。上传10分钟后,记者注意到,小程序页面只显示“远程上传”选项,没有“取消上传”。我绝望了,不得不直接断开连接。等待了近2分钟,页面显示上传完成,上传时间设置为12分钟,上传费用0.62元,退款金额0.38元。当然,1元钱可以充240分钟,那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被扣掉了一大半呢?记者再次拨打了该客户的服务电话。对方检查后 回复:“一定是系统问题。我们将把多余的钱退还给您。下次遇到此类问题请致电我们。”记者很快发现,页面上的收费费用已改为0.05元,退款金额为0.95元,差价已退回原航线。虽然问题已经解决,但记者不禁要问:“这些系统问题是巧合还是经常发生?”如果我不仔细检查或联系客服,超额扣除的金额会自动退还吗?刚刚在幸福之家一期门口发现一堆免费充电的小李表示,自己没有关注服务费问题,现场也没有明确的标识。记者下载应用并注册时发现,这里的充电桩是按照充电时间收费的,每60分钟收费0.2元。您可以选择从 60 分钟到 600 分钟的不同级别付费。小李表示,如果预付全款,系统会自动退还费用。根据《警告》的规定《通知》规定,各单位实行价费分离,严格明码标价。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设施收费包括电费和服务费,应分别明示和报价,实行价费分离。定价单位隐匿,按时收费普遍过高。《警告》还规定,“各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运营单位必须明示电费、电费”。 “在收费地点、手机应用、微信公众号等看得见的地方,明确服务收费要素和收费标准,并坚持服务费的价格单位与用电负荷的价格单位(档次)相匹配,方便消费者计算。”但记者调查发现,部分经营单位尚未这样做。事实证明,在二馆西路车库内,记者看到了两个品牌 茶的同一车库内的电瓶以及两者的价格均当场公布。其中明确标明0.51元/kWh(电费)和0.5元/kWh(服务费)。另一个只说电费是0.2元每小时,收费一栏服务是空白的。布兰德拨打的服务电话无人接听,因此尚不清楚服务费是否从未被写入,或者 luego 是否被删除。 Dombi 街 Tejit 菜市场附近有一个小车库。它经常被忽视,因为它周围有太多的人和汽车。公布的车库标准费率最初以度数计算。但人为更改后,电价变成了0.5103元/千瓦时,服务费变成了0.3元/小时。当记者询问当地居民时,许多人表示没有注意到任何异常。反观记者发现,某都市时尚之家小区停车场的告示牌上,标有标准服务内容。arge 字段最初以“小时”显示,但现在已手动更改为“kWh”。也就是说,电费为0.5103元/千瓦时,服务费为0.51元/千瓦时。服务费定价单位有何不同?与franQuized一样,记者咨询了一家生产和销售充电电池的公司。 “新规要求采用电费+服务费的计费方式,但服务费的计费方案有不同。”该负责人介绍,以200W的电动自行车为例,如果计算单位是“kWh”,那么服务费通常与电费相同。假设充电5小时,共消耗1度电,则服务费约为0.5元。但如果以“小时”为计算单位,则可以根据电量的多少将服务费分为几个等级。 200W以下,服务费0.15元每小时。充电5小时,服务费为0.75元。 300W到400W每小时可领取0.2元或0.25元。 “一般来说,服务费或按时间收取的费用较高,对利润有直接影响。”预付款 充值退款受阻,并针对不同处理设置时限。 “有些情况下,只是中途临时充值,没有初期充值。但平台不支持立即充值和支付,只能按最低门槛充值和退款,所以退款没那么容易。”除了计费方式模糊、价格混乱之外,繁琐的交易流程也让不少消费者烦恼。在西濠怡景社区,多家企业可以看到车库内安装了电动自行车充电桩。公共收费标准基本为零电。 0.5103元/度,服务费0.51元/度。当记者尝试扫描“小绿”上的二维码时“男人”装山时发现,需要购买一张5元至200元的预付卡来积累账户余额并支付使用费,或者每个月花189元开卡。记者决定购买一张5元的预付卡。充电14分钟后,根据小程序显示,充电费和服务费为0.05元,合计金额为0.1元。点击“卡券”即可 看到你还剩4.9元,但是不能直接在这个页面申请退款。记者联系在线客服,但始终只收到自动回复。 “目前,很多人正在排队咨询。”为了节省等待时间,请在订单中留下您的手机号码并描述您遇到的任何充电问题。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与您联系。但记者留下相关信息后并未得到任何回应。然后记者 致电客服再次编号。 “如果发生火灾,请按1。如果电池无法取出,请按2。如果设备出现故障,请按3……”电话接通后,自动语音循环播放,没有人工客服回应。记者按照提示按下按钮,被要求登录小程序举报问题。目前,退款问题陷入死循环,无解。黑衣记者还发现,在投诉平台上,不少消费者反映无法退款。记者尝试在湾湾庄南街附近用“接听电话”给电动自行车充电,却被告知至少需要充10元。支付页面有两个选项:“畅享特权套餐”和“余额充值”。第一条表示,除了10元的“谨慎充电基金”外,还将有电池测试10%折扣等一揽子福利。充电1次后0分钟后,记者试图要求退款剩余的9.97元,但可退余额为0元。当我拨打客户服务电话时,他们告诉我不能直接要求退款,因为该人正在收取费用优惠券而不是余额。 “这次我们已经给您退款了,下次您可以自行申请退款,选择余额费用,而不是优惠券费用。”记者还发现,退款流程中写有以下内容。如果退款申请时的可退款金额超过一年内充值订单的总金额,我们将无法在线退款。按照步骤输入适用的付款帐户信息。我们将通过线下转账方式退款。例如,申请退款的截止日期是2022年8月4日。2020年,我总共收取了20元,没有消费。 2022年6月,我又充值了60元。此时账户余额为80元名词2022年7月我一共充了15元,之后就没有再充了。申请退款时账户余额为65元。目前账户余额超过一年内应收金额,即60元,将于2022年收取,且无法在线退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