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分钟内决定生死!五岳第三医院成功抢救过敏性
发布时间:2025-10-21 12:36
京中网(湖北日报)(通讯员 戴文进)10月17日上午,武学三医院门诊输液室举行紧急救援竞赛。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突然出现严重过敏性休克。医疗团队凭借毫秒级的反应、精准的判断和高效的协调,将他救活了。 上午 9 点 40 分第17天,袁患者因输尿管结石接受体位冲击波碎石后,在门诊输液室接受静脉治疗。开始输液约两分钟后,袁某突然脸色苍白,胸闷气短,大汗淋漓,视力模糊。护士王东方在检查时首先发现了这一异常情况。她立即​​上前询问,确定什么药物会导致严重过敏反应。 “立即停止输液!改用生理盐水,吸氧,监测生命体征!”王东方一边呼救,一边赶忙进行前期救援。门诊值班医生杜丰源闻讯后,立即启动“门诊静脉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”,通知医院急救小组立即赶到。 救援现场气氛紧张但秩序井然。杜丰源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,发现其出现了典型的休克症状,包括神志不清、血压突然下降、四肢僵硬,诊断为“过敏性休克”。抢救说明很明确:“地塞米松10毫克静脉注射;肾上腺素0.5毫克皮下注射!建立第二次静脉注射并立即补充液体!” 在黄金救援时间期间,肾上腺素被快速注射到患者体内。护士分工明确。有的负责服用医生开的药,有的则负责仔细监测病情。病人的心率、血压、血氧饱和度等负责安抚闻讯赶来焦急的家属。经过约15分钟的紧张抢救,袁先生脸色逐渐变红,血压稳步上升,意识恢复,呼吸困难明显减轻。看到患者脱离生命危险,所有抢救患者的医护人员都松了一口气。 随后袁先生被转到观察室观察,生命体征完全稳定。伊万勋爵和他的家人在这场灾难中幸存下来。家人表示感谢并表示:“非常感谢!你们专业的判断和迅速的行动救了我的命!” “我们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和技术培训,确保所有医护人员都能随叫随到、克服突发情况。”门诊护士长夏苏表示成功成功获救并非偶然,而是日常严格训练的结果。 医院还计划以此次事件为契机,进一步加强全体医护人员急救培训,优化急救流程,持续完善应急处置机制,为患者生命健康筑牢“安全防线”。